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

发布日期:作者:王一川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全国艺术学科多元化发展格局中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自觉传承由蔡元培开创的以艺术教育及美育为培育各类领袖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的学科传统。在当前应落实为继续探寻和涵养北大艺术学院自身的独特学术品格——培育有思想的艺术学人,即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学院教师应率先垂范成为当代世界艺术学中的中国思想及中国学派的探险者。这条致力于探索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的道路,在非同一般地凸显本民族传统的当代意义的当前中国文化、艺术及艺术学格局中应具有为其他道路所无可替代的意义。

 

艺术学科在我国已经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以一个艺术门类为主干的单科艺术院校、汇集主要艺术门类的全科艺术院校、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主业的师范院校艺术学科以及以艺术为通识教育的综合大学艺术学科,分别走出了四条彼此都无可替代的不同的艺术学科发展道路。作为综合大学中的研究型大学,北京大学之所以建设艺术学科及艺术学院,是要服务于自身的与上述单科艺术院校、全科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艺术学科不尽相同的发展目标及道路——培养具备艺术素养和引领未来的各类领袖型人才。回想百年前,决定担当北京大学校长重任的蔡元培(1868—1940年),其睿智而坚毅的目光是指向未来的:要以“美育”等手段锐意改革这所国立现代最高学府,使其能为现代中国培育一批批富有新思想和社会变革才干的英才。如今百年过去,适逢北大艺术学科建立100周年和艺术学院建院(系)20周年时刻,北大艺术学院及艺术学科的过往足迹值得追忆,而面向新的百年征程的憧憬更加牵动人心,特别是刚刚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亟待开始新里程,召唤北大艺术学人继续倾力投入和付出。

 

一、百年风云与学科传统

北大艺术学科的百年历史铭刻下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风雷激荡。1917年1月初正式执掌北大的蔡元培,坚定地以现代艺术教育及美育新理念来推进学术与教育体制改革,把北大定位为“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而非此前所业已沦陷其中的功名利禄之所,从而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项要求[1]。这里的“抱定宗旨”一项颇为关键,等于宣示将北大这一功名利禄之所改造成“研究高深学问之机关”的决心。因为,只有首先确立这种学术为本的思想和体制,才可能真正根治将大学沦落为官场或商场的积弊。在他制定的一整套以学术为本的教育改革宗旨与理念中,艺术、艺术教育及美育占据了一个基础性位置:“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在他看来:“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这里的美育的目标人群,并不局限于艺术专业人才,而是着眼于以艺术为业余爱好、兴趣或素养的所有普通专业人才。“是故东西各国,莫不有国立美术专门学校、音乐院、国立剧场等之设立,以养成高深艺术人才,以谋美育之实施与普及,此各国政府提倡美育之大概情形也。”所以,他所理想的“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为此,蔡元培在北大创立了一系列艺术专业教育机构及社团,如中国画法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和书法研究会等,还聘任一大批有作为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在此弘文励教,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这些有力的改革举措为北大带来新气象,吸引一批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问道,结果是不仅成功培育出一批批有能力引领现代中国变革乃至“预备将来解决中国的——现在不能解决的——大问题”[3]的领袖人才,而且由此开创了北大以及整个现代中国艺术专业教育、美育和艺术学科发展的“新纪元”[4]。

如今,由蔡元培开创的以艺术教育及美育为培育各类领袖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已成为北大以及全国其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科的一份宝贵传统。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至今,重新恢复的北大艺术学科历经1986年建立公共艺术教研室、1997年创建艺术学系、2006年扩建为艺术学院、2011年拓展为三个一级学科、2012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一等诸多关键时刻,再度发展壮大。到2011年艺术学科门类设立时,北大已建立起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核心、以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两翼的三学科协同发展的艺术学科群(另有音乐与舞蹈学科尚在建设中),还建立起分别内含三个专业方向的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群和艺术硕士专业群。全面恢复艺术学科和建院(系)20载,在学校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协同努力,北大艺术学院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一批批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级各类艺术学专业人才,还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探寻艺术学院及学科之魂

今天,诚然需要从上述回忆中汲取学科资源和精神动力,但更要紧的还是让它们汇入艺术学科自身的走向未来的务实筹划中。因为,国家和社会已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本身就意味着,艺术学院及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已身处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形势的严峻考验之中,令我们无法不居安思危,切实投入新的艰苦探索与锐意变革的征程之中。走向未来的关键步伐有很多,路也漫长,但尤其重要的还是继续探寻和涵养北大艺术学院自身的独特学术品格。只要拥有它,学院及其艺术学理论学科才有自己的灵魂,才可以气定神闲地走向未来。

植根于百年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独特学术传统中的北大艺术学院,正面临新机遇:可以按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交融的要求,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等学科分支去纵横开垦;也可以在各艺术门类所独有的田园上持续耕耘;还可以在艺术创作、表演、展映、教育、管理等方面形成经验总结、理性概括和理论提炼,等等。但不管怎样,都应当将自己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奉献出来,并烙上自己作为北大艺术学学科群之一员的特定印记。冯友兰说:“大学是一个自行继续的专家团体,有其传统习惯,日久而形成一种精神特点。”这种“精神特点”会自动地在该大学代代相传。所以,该校毕业生的脸上宛如“印上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的毕业生”[5]。确实,一所大学的独特学术特性或品格会铭刻在其教师及毕业生身上,成为其言行的醒目标记。

那么,北大艺术学人尤其能令人信服的独特学术品格是什么?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及其丰厚的人文学科底蕴的北大艺术学人,假如真的有一条可以展示其独特学术品格的总特征,在我看来,就应当是有思想的艺术学人了。具体来说,这即是有思想的艺术理论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艺术管理者和艺术家等。无论是在具体的艺术作品评论中,还是在艺术史书写、艺术创作与实践、艺术管理与展映中,毕业生都既能以拥有理论高度的宏观把握力去洞悉具体艺术创作实践,也能在具体艺术实践与探索中激发创造的思想火花,与对社会现实脉搏的敏锐体验相激荡,与时代精神的跃动节奏相呼应。徐悲鸿、陈师曾、萧友梅、沈尹默等艺术家,无不是在其艺术形象或艺术探索中创生新的艺术思想、开启新的艺术变革。而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论、宗白华的“生命的节奏”论、冯友兰的艺术即“心赏”说、叶朗的“美在意象”等理论,往往一经提出就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及美学探险路上的醒目路标,至今仍在艺术学界产生引领作用。这可能正是北大艺术学理论学科和艺术学院在过去赖以自立于世,以及在未来行将继续谱写新篇章的关键环节之所在,也将是指向学院之未来独特气质的东西。假如这一理解有其合理性,那么现在确实应当认真想想,如何凭借这一独特气质去把握未来。

 

三、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

培育有思想的艺术学人,终究要落实到北大所历史地形成的特定学科专业环境中。北大近来确定了“培养引领未来的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对培育有思想的艺术学人这一学院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全国艺术学府众多、育人之道各不相同,单科艺术院校、全科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艺术学科及综合大学艺术学科各有所长,北大艺术学院应当也只能在北大自身的学科专业环境里耕耘和育苗。

当单科艺术院校和全科艺术院校都分别以全校共育艺术学人的完整的学科专业环境去培育艺术学人才时,像北大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艺术学人注定要生长在一个颇为不同的环境下,即由底蕴深厚、拓展力强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和医科等共同构成一种综合性研究型学科专业环境。有两点因素可以表明北大艺术学专业拥有自身肥沃的学术土壤和开阔的专业空间。一是由于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人才素养构成本身就是多维度的,正像当今各门类艺术本身越来越具备跨媒介及跨门类交融特点一样,当今若干艺术门类也需要通晓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二是正如俗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大学可以发挥自身学科专业环境优势而培养其特色独具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人才。这样,北大艺术学院需要在向全国其他艺术学人才培养机构学习的同时,心无旁骛地探索适合于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尽力把与单科艺术院校和全科艺术院校对比下的先天不足和形单影只之憾,转化为建构一种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里得天独厚、如鱼得水、人杰地灵的独特育人环境和途径的实际行动。

按我的理解,北大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本科专业耕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培育宽厚的艺术史论素养。让本科学生第一年接受跨艺术门类的宽口径培养,修习艺术理论、美学、各艺术门类理论及相关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到第二年自主选择专业分流,选修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等方向的学子分别集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参与专业实验及实践等环节,懂得把单一艺术门类放到艺术家族整体及其相互贯通上去把握。第二,涵育人文跨学科素养。学生还需自主选修文史哲经管法等跨学科专业课程,形成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等跨学科素养。第三,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通向世界水平的高远目标。第四,传承北大人文学科传统,使学生成为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

这样做的目标就在于: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具体说就是培育有人文跨学科素养、能以中国思想去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这里的人文跨学科素养,也可称人文跨学科综合素养,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指以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为主干的包括其他若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素养。二是指跨越单一艺术门类而通晓若干艺术门类的跨艺术门类学科素养。同时,中国思想正是特指自觉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传统,将属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风尚等在当代中国艺术乃至更根本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形成当今中国所需要的中国特性、中国作风或中国气派。还有,引领未来既是直接地指引领中国艺术的未来,也同时是指通过引领中国艺术的未来而参与到引领整个中国未来这一复杂的综合过程之中,并为此而做出艺术学人应有的一份独特贡献。最后,说到底,艺术学院及其艺术学科的目标终究是培育艺术学人,这既包括一部分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人才,同时还包括那些非艺术学科专业的仅仅以艺术为业余爱好或兴趣的普通学科专业的人才。这两部分人共同构成的北大艺术学人都应当自觉地以中国思想去开辟艺术未来。

当然,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能单纯在本科阶段就能完成,而应是一个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若干阶段在内的循序渐进的和长远的学术培植过程,可以说就是整个人一生的持久不断的涵养过程。与单科艺术院校和全科艺术院校相比,北大艺术学院这样的学术土壤里,更适宜生长的是那种具备人文跨学科素养和跨艺术门类素养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等领域专门人才。


 


四、率先垂范与深耕中国思想

要让毕业生印上北大艺术学院的独特“徽章”,即成为以中国思想去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自然需要学院教师自己率先垂范。在我个人所憧憬的有待于在未来持续探寻和接力的带有理想色彩的愿景中,北大艺术学院应当始终活跃着一群或一代自觉地致力于当代世界艺术学中中国思想及中国学派的探险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诚然已经这样做,或者正在这样做,与全国的同行一道,在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不过,在世界艺术和艺术学、中国艺术和艺术学都正急剧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则更需要加倍努力地付出。他们(包括我在内)应当更自觉地悉心接续由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朱光潜的“美感”、宗白华的“中国艺术心灵”等前辈思想体系所组成的北大艺术学传统链条,尽力从中国文化及艺术传统中获取丰厚的中国思想资源,并以容纳万有的胸怀参酌当代世界优秀文化与艺术成果,依托当代中国大地蓬勃兴旺的艺术创意、创作与创新等实践,创生当代世界艺术学多元话语体系中的中国思想或中国理论。他们尤其应当通过在自己选定的学术园地的长期坚守和寂寞耕耘,涵养属于北大艺术学学科群自己的学术品格——它由独特学术个性及其学术品牌构成。

对此,我想到了以下方面:首先,自觉传承北大人文学科传统以及生长于其中的中国艺术学学统,烙上严谨治学而又勇于开拓、扎实积累而又创生新知的北大学术精神的印记,不断涵育厚植于这片人文沃土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其次,全力开放艺术学新思想之花、结出艺术学新学说之果,在全国艺术学科发展、艺术创作与消费潮流中产生引领作用。最后,志在“为新”,开拓新的艺术领域,解决新的审美与艺术问题,或者成为新兴艺术创作、表演、展映、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新思想发源地。总之,无论从哪个具体艺术学领域深耕而出的富于原创思想的中国艺术学新成果,最终将共同树立起北大艺术学学科群的独立学术品格。当然,他们自身也应懂得,即便自己多么独特和与众不同,也不过是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花而已。重要的不是争春,而是报春;与其孤芳自赏,不如群芳互赏。在难以臻于“美美与共”时,何妨珍惜“美美异和”之境?即,不同的美或美感之间虽彼此有异而难以趋同,但毕竟更需相互尊重、和谐共存[6]。

最要紧的是,在又一个百年里,在世界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多元竞争中,与有志于中国艺术学建树的同行们一道,共同发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独特声音——开放而又自主及自信的中国思想,方可引领我们把握艺术及人生的未来。

 

五、结语与展望

北大艺术学院致力于探索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这一理想,在非同一般地凸显本民族传统的当代意义的当前中国文化、艺术及艺术学格局中,应当具有为其他道路所无可替代的意义。培育具备这样潜力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及其将来作为,恰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艺术的持续繁荣所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之一。首先,中国艺术创作及鉴赏活动愈是趋于活跃和繁荣,就愈需要相应的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的能动牵引。其次,随着艺术活动的持续活跃和繁荣,艺术中商业资本和消费时尚的作用将会愈加显赫,甚至有时难以驾驭,如此就愈需要高远的精神境界的领航。再次,处于全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中的中国艺术界及中国艺术学界愈是开放、包容和异彩纷呈,就愈需要涵养自身的中国思想——中国灵魂这一主心骨。这既包括在新的中国艺术品中蕴含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元素,也包括在新的中国艺术学思想中体现中国品格,这样才不致在风云激荡的多元价值观竞争中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灵魂,反而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气势、胆识和智慧,并以持久的韧劲,去探索和树立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学思想的独特品格和风范。最后,说到底,艺术学人形成一生的自我德行涵养习惯,方能真正陪伴其不断地顺利开辟和抵达艺术和艺术学发展的长远未来。上述意义的实现,当然依赖于北大艺术学人与全校同行和国内外同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注意从他们那里吸纳宝贵的经验和特长。

在新的百年征程起航之际,北大艺术学院及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工作需多方面拓展,除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外,还应尽力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及文化传承创新大业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北大120周年校庆及“双一流”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这一与艺术学科紧密相连的文艺繁荣目标,对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有责任依托自身的百年传统和底蕴,以培育有中国思想的引领未来的艺术学人为核心目标,再度出发,全力做出自身应有的新建树和新贡献。

(作者: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M]//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5-6.

[2]蔡元培.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M]//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69.

[3]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M]//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385.

[4]蔡尚思.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蔡元培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界[M].上海:棠棣出版社,1950:16.

[5]冯友兰.论大学教育[M]//三松堂全集.第1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63.

[6]王一川.美美异和[M]//艺术公赏力——艺术公共性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19—425.